返回第318章 子产告范元帅书(2 / 2)春秋晋国风云首页

我听说君子执政,不应担心没有贡赋,而是担心没有名声。贡赋多是好事吗?我看是坏事。

如果列国诸侯的财物,集中在贵国公室里,那诸侯定会叛离。如果集中到您的家里,那贵国的卿大夫们便会忌妒。从而导致贵国不团结,而尤其对元帅您不利。

诸侯叛离,贵国就要受到损害。贵国内部不团结,您的家族就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一直很奇怪,贵国为什么那么糊涂呢?贪图贡赋没有好处啊。

一个国家有了好名声,才可以传扬其德行。而德行才是国之要基啊,有了德行,国家也就稳固而不致于败亡,这就是您这样的执政大臣所应该努力去做的。

国家有德行,人们便会幸福,而民众的幸福快乐是国家的责任,这是君子一定要坚持的大义。上天是一直在看着的,不要去违反了这个道义。

只有心存宽恕才可以彰显美德,有了美德,好名声就可以四处传播。从而无论是远方的人们还是附近的诸侯,都会主动归附,都会因此安心。

现在,贵国强大不假,但贵国到底要让诸侯认为‘我们是依靠着晋国而活着’,还是让诸侯认为‘晋国是靠我们而活着’呢?

元帅,真的不要贪财啊。财多了祸患也就来了,我们都知道大象,如果大象不长象牙,那大象也就不会被人猎杀了。”

好家伙,洋洋洒洒,这封信敢情是用了很多竹简,至少子西背着也不轻松。但这里的内容非常明确:晋国不应对诸侯课以重赋!

范匄当然不是一个糊涂虫,他本来便对子产非常尊重,再加上子产此信引义据典,道理通透,完全是站在晋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子产的信,引起了范匄的高度重视。这些年,晋国内乱不断,各大家族如飞蛾扑火般被灭,原因在哪里?

就因为晋国太富庶了,大家都在争夺。争权是与夺利紧密相连的,现在轮到范氏家族掌权了,难道范氏家族不应该从中好好深思吗?

子产的信,如同一个炸雷,惊醒了范匄。

范匄无限感慨,信写得很尖锐,直指晋国之贪,再提醒贪则必失德,失德必失人心,失人心必失天下!

晋国之祸,其根本就在于其贪婪!

范匄反思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诸侯国对晋国离心离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晋国不断给诸侯带来沉重的负担!

想想那些诸侯纳贡时的场景:数以百计的车辆装载各类物品,数以千计的人员护送,哪个诸侯国内心是甘愿的?说到底,这些其实都是诸侯国百姓的血汗啊。

反观晋国,无论是国君,还是卿大夫们,每次有诸侯来纳贡,无不得意洋洋。

晋国无论是六卿,还是八卿,还是十卿,甚至那些有着深厚家族势力的大夫级别的官员,列国诸侯在护送着贡赋朝见晋国国君之前,都要拜到!

列国诸侯,真正到了不堪其负的地步,这就是越来越多的诸侯不及时来朝见晋国的真实原因!

范匄做出了一个令郑国人惊喜的决定:减免郑国贡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