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仅仅过了几个月,范匄貌似变了一个人。
范匄虽然因为与和大夫争田一事非常生气,也准备教训和大夫。但作为中军将,范匄还是广泛去征求众大夫的意见,最终虚心接受了其老家臣訾祏的建议,主动让步,以和为贵。
这让一心为国的郑国执政上卿子产,看到了一个有利于郑国的机会。准确地说,这是一个不但是有利于郑国,而且还有利于全世界的机会。
什么机会?
向范匄进言,劝他降低各诸侯国每年向晋国进贡的贡赋数量的机会!
原来,晋国作为诸侯盟主,各诸侯国有一项义务,那就是每年都要向晋国朝见进贡。
本来嘛,为保护各中原诸侯,协调各方利益,解决处理矛盾纠纷,晋国作为诸侯之长需要履行大量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正是在晋国这样的诸侯联盟盟主的领导下,列国诸侯算是有了一个说理的地儿。所以,列国诸侯向晋国进贡,相当于缴纳保护费一样。
当然,为求个太平,列国诸侯也是心甘情愿的。
但范匄是一个比较贪财的人,尤其是他灭了栾氏家族后,对各国所要求的贡赋一年比一年重。包括郑国在内的许多诸侯都吃不消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便有反抗。如齐国见晋国贪得无厌,便蠢蠢欲动起来,代表天下被压迫诸侯首先对晋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甚至不惜与晋国刀兵相向。
郑国则是干脆不去朝见,因为郑国实在困难,有时实在拿不出贡赋,总不能空手前去吧。
列国诸侯中不少国家对晋国也开始不满,许多对晋国的态度根本就是三心两意。
子产是一位大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冷静地分析着国际形势,也冷静地分析着范匄的性格特点。这一次,他知道,机会来了。
郑国决定主动去朝见晋国,奉上规定的贡赋。
但子产的主要目的,则是委托陪同郑国国君郑简公去晋国朝见的大夫子西一件事,即带给范匄一封信。
郑国人在这个时候来朝见,令晋国人非常高兴,执政的中军将范匄设宴隆重招待郑简公一行。
郑简公不失时机地向晋国这些年为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表示了最高级别的赞扬,对齐国这样公然反对晋国的不耻行为表示了极大的愤慨,表示郑国将一如既往地拥护晋国的领导。
晋国人都很享受郑简公的这顿早已准备好的马屁,郑国大夫子西则不失时机地将子产的信交给范匄:“元帅,子产托我带来的,希望您一定要仔细阅读。”
子产的贤名在当时列国中都有流传,范匄对子产也是非常尊重的。听说子产带信给自己,范匄非常重视:“快,给本帅看看。”
子产的信是这样写的:
“元帅,现在您执政晋国,本来以您的才能,可以令贵国收获无数美誉。但这些年来,未闻您的美德,却见您不断加大诸侯贡赋,这真的很令人担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