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0章 教育(1 / 1)重生古代被娶娇妻首页

在仕途的漫漫征途中,郭知府多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因缺乏有力靠山,升迁之路始终受阻。眼见不少同年都已官至三四品,他心中满是愤懑。然而,镇远侯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他黯淡的官场之路。郭知府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立刻行动起来。他吩咐郭夫人请大夫为女儿郭茹调理身体,同时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为表诚意,助女儿在侯府站稳脚跟,他更是一掷五万两白银,且这笔钱从他丰厚的私库中拿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郭夫人又惊又喜,郭茹更是惊喜万分,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郭知府一家,满心算计着攀附侯府带来的荣华。郭茹听闻父亲称攀上侯府后,自己回京城时父亲或许能调往京城任职,顿时大喜过望,还信誓旦旦要帮衬父亲。他们沉浸在即将到来的幸福美梦中,却丝毫不在意这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姜氏被他们视为蝼蚁,先是被逼夫妻离散,后甚至性命堪忧。而郭夫人还在教导郭茹,要狠下心来,学会应对侯府后院的残酷争斗,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郭夫人神色阴沉又精明,对着女儿郭茹细细谋划:“那孩子是侯府血脉,不可贸然动手,捧杀才是上策。”她眼中闪过狠厉,详述着溺爱的“妙处”,等那孩子小祸大祸不断,侯爷自会厌恶。而郭茹只需教导好自己的儿子,世孙之位便有希望。郭夫人还盘算着,利用府城这两年养歪他的性子,到京城后,让他因顽劣得罪权贵,自生自灭。郭茹应下,似已看到未来的荣华。

侯府远在京城,那些妄图打秋风的人,没路引又没钱,只能望洋兴叹。姜氏的事情本就棘手,可她娘家却突然遭人盯上,如今只剩个野种形单影只,任人拿捏。这看似绝境的局面,在郭茹和郭夫人眼中,却是天赐良机。郭茹娇羞地扑进母亲怀里,娇笑着承诺,一旦自己发达,定会提携娘家。

在定陶县,陈虎的人在十里亭抓的人都被转移到了这里的庄子里,各方正沉浸在美梦中时,登闻鼓突然被敲响,打破了平静。敲鼓之人竟是养伤后的姜老三,有顾太医和余半仙相助,他的皮肉伤恢复得很快。柳杏儿扮男装推着易容后的陈虎来到县衙外,静静看着姜老三被带入公堂。崔知义升堂,惊堂木一拍,衙役们吼声震天。姜老三呈上状纸,竟要状告姜家山族长勾结县令和艺品居,构陷姜有田点心铺子,还重伤多人。这一消息瞬间炸开,众人惊叹,如此大案,究竟会如何发展?

“姜家山白树几个牌坊了,陈都头夫妻出事就构陷人抢方子”,这一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连姜家山自己的后生都看不下去跑来告状。公堂之上,崔知义眉头紧皱,连拍惊堂木怒斥告状者。围观群众也七嘴八舌,不是说官官相护,就是讲告状的后生脑子不清醒。而告状的姜老三欲哭无泪,他怕在武安县被灭口,才冒险来定陶县,称这里的县令是青天。

定陶县衙门内,一名来自武安县的草民声泪俱下地向崔知义告状,称有人谋算定陶县一东家的鸡蛋糕秘方,自己为此受伤,还担心出衙门就会被灭口,苦苦哀求大人做主。然而,崔知义脸色阴沉,惊堂木一拍,竟以胡言乱语为由,命人将草民收监,还打算押送至府城,称事关武安县县令,自己无权审问,随后退堂。这一幕让围观群众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官官相护,感慨百姓想凭好东西发财难如登天,忆起往昔诸多被官府与地主勾结侵占土地致家破人亡的惨事,不禁长叹“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

衙门大门紧闭,围观群众渐渐散去,姜老太太满心愁绪,觉得这哑巴亏怕是吃定了。然而柳杏儿却镇定宽慰,称不会就此罢休。原来,她早有妙招,写好多个版本的段子,让陈庭安排小乞丐传唱,陈庭还依她提供的大纲写话本子,刊印后在各大书院附近免费发放,甚至要扩散到外省和京城。柳杏儿深知自己无权无势,却要借舆论和读书人的力量搅起风云。她和陈虎悄然归来,暗地布局,就等对方慌乱。而此刻,县衙内崔知义正在审问姜老三,又命人召回崔顺。

县衙之内,下人刚领命离去,却又被崔知义急急召回。只见他沉思片刻,唤来捕头,命其以家中有事为由,按姜老三提供的线索前往武安县彻查。姜家山人行事并不严谨,欺负无靠山之人,可姜老三给出明显线索,崔顺前去却一无所获,只称告状一家灭门,线索中断。崔知义又找来早早折返县城的捕快,细细追问。从捕快口中得知武安县衙门不许姜家探监,姜家老太太花百两银票才开后门,姜老三探监时狱卒态度还不错。崔知义立刻提来姜老三,怒喝其隐瞒与武安县县衙的勾当。

律法有亲隐一说,可在县令追问下,姜老三却把亲爹姜七老爷的事全抖落出来,让崔知义不禁怀疑姜家没好人。面对崔知义的质问,姜老三竟称是做噩梦后良心不安,害怕生儿子没腚眼儿才倒戈,这理由谁能信?另一边,郊外团练营里,来自小河村的几人正遭崔顺刁难。崔顺一心找茬想把他们赶出团练营,众人苦不堪言,纷纷抱怨。而崔顺竟直言,要怪就怪他们跟错人,作为陈虎的心腹,一个都不会放过!

一声怒喝划破空气:“老子要玩儿死你们!”这简短却充满狠厉的话语,瞬间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