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栋脸色大变,转身就往回跑。谢一扬心中暗喜——这场“意外“为他争取了至少两小时。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车祸现场时,他迅速拨通另一个号码:“清空7号库,把5号库的货转移过去,立刻!“
五辆重型卡车轰鸣着驶来,上百名“工人“——实际是张铁柱手下的退伍兵——开始以惊人的效率搬运着仓库内的铸铁废料。与此同时,从太原钢厂紧急调运的真货正从侧门源源不断地运入。
“谢总,这...“王厂长面如土色地凑过来。
“闭嘴。“谢一扬的声音冷得像冰,“让你的人管好嘴,今天过后,你儿子就能拿到绿卡。“
车祸现场,渣土车司机正满脸是血地哭诉刹车失灵。检查组的奥迪车尾被撞得变形,但幸好无人受伤。谢一扬快步上前,握住郑国栋的手:“郑司长,实在抱歉,厂区周边运输管理不善...“
“人没事就好。“郑国栋惊魂未定,但眼神中的疑虑已经消散大半——人在经历惊吓后,警惕性会大幅下降,这是谢一扬从心理学教材上学到的。
当众人再次来到7号仓库时,里面已经焕然一新。整齐码放的特种钢锭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温湿度控制系统显示着完美的数字,甚至还有几名“技术人员“在做着检测记录。
“存储条件确实一流。“马工仔细检查了几块钢锭后,难得地露出满意表情。
谢一扬微笑:“为了国防事业,我们从不吝啬投入。“
会议室里的汇报会变成了表彰会。郑国栋高度赞扬武钢的“管理水平“,连最初怀疑的马工也在看到伪造的“军方验收报告“后点头认可。谢一扬知道,最关键的一关已经过了。
“有个小问题。“赵工突然开口,“你们申报的月产量是5000吨,但根据刚才看到的设备规模,实际产能应该不超过3000吨。“
谢一扬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从容:“赵工真是行家。确实,我们采用了新型短流程工艺,效率是传统方法的1.7倍。“他示意助手递上一份文件,“这是北京钢铁研究院的认证报告。“
文件当然是假的,但公章是真的——上个月他刚“赞助“了该研究院一个200万的“科研项目“。
会议结束时,郑国栋握着谢一扬的手宣布:“武钢七分厂将作为"特种钢创新示范基地",获得明年首批补贴资金!“
掌声雷动中,谢一扬注意到马工悄悄收集了几块钢屑样本——聪明人,但已经晚了。那些样本和仓库里的钢锭一样,都是货真价实的特种钢,只不过与武钢的实际产量毫无关系。
当晚,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把玩着刚刚送到的“荣誉证书“。窗外,长江上的货轮灯火通明,如同流动的星河。
“成本核算?“他头也不回地问。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租用太原钢厂特种钢花费420万,车祸赔偿30万,伪造证书和报告85万,给郑国栋女儿的"奖学金"50万...“
“净收益?“
“扣除所有开支,本月净赚1700万。明年补贴额度提升后,预计年收益增加8000万。“
谢一扬轻轻将证书扔在桌上。这场骗局中最精妙的部分在于——武钢确实生产过合格的特种钢,只是产量不足申报的十分之一。他用少量的真货应付检查,大量的假货吃空饷,而所有人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官员得到了政绩,军方得到了报告,王厂长得到了前途。
“那个马工...“
“已经安排好了。“张铁柱调出一段监控录像,“他今晚会"偶遇"一位老同学,对方恰好是扬帆军工的顾问,谈话内容会涉及一个利润丰厚的"技术咨询"项目。“
谢一扬点点头。每个人都有价码,关键是找到正确的货币。对学者型官员是子女教育,对技术专家是学术地位,对国企领导是海外机会...这是他在前世积累的识人术。
“不过...“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亮起警示灯,“检查组有个实习技术员私下采集了7号仓库的土壤样本。“
谢一扬皱眉:“现在人在哪?“
“汉口火车站,准备乘K158次列车回北京。“
谢一扬的指尖在窗玻璃上轻轻敲击:“让他错过这班车。找个漂亮点的女学生,在他包里放点"纪念品"。“
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已安排。武汉大学艺术系的小林刚好需要实习机会,她父亲欠我们赌场300万。“
谢一扬转身走向办公桌。年轻技术员的小动作无关大局,但谨慎永远没错。他打开保险箱,取出一份标着“武钢四期“的文件——计划将虚构产量再提高50%,同时用三峡工程的名义申请“特种抗震钢“专项补贴。
电话突然响起,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兴奋:“老谢,冶金部刚把你加入专家库!下个月有个军工材料研讨会...“
谢一扬微笑着挂断电话。从诈骗犯到专家,只需要几份漂亮的报表和恰到好处的贿赂。他望向窗外的夜空,星光被城市灯火掩盖,就像真相被谎言吞噬。
张铁柱悄无声息地出现:“技术员已经"落网",警方在他包里发现了200克白粉。至少拘留15天,足够我们处理土壤样本了。“
谢一扬举起酒杯,铂金袖扣在灯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芒:“敬中国的特种钢事业。“
长江水无声流淌,带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员的命运,也带走了这个夜晚最后一丝潜在威胁。但在北京某间实验室的冰箱里,一小袋标着“武汉-7“的土壤样本静静等待着未来的调查人员——这是谢一扬黑暗帝国中,一颗尚未引爆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