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仿佛抓住了什么关键!
然而。
她还想细问,但更多的事情,也不知道是端妃同样不知情,亦或是不想说,她都只是摇摇头,表示并不清楚了。
二人就这么,一路走到了要分道扬镳的地方。
站在宫墙底下的拐角处,端妃即将离开,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回头对年世兰道:“当初伺候过纯元皇后的人,都因为她后来的死,被赶出府了。”
“这事儿想要追查,并不容易。贵妃,我还是劝你一句,想要动皇后,不容易。而这件事,非同小可,你想查,也一定不要打草惊蛇。”
“同样。在皇上心中,纯元皇后的地位也非同一般。”
“你若是想用纯元皇后对付皇后,若是事情是真的也就罢了,自然能成为你的助力。”
“但要是你仅仅只是想拿来做筏子,制造些假的证据。一旦被皇上发现……他是一定不会原谅的。”
年世兰听得笑了笑。
她又不是傻子,这种错误,怎么会犯呢?
不过么。
年世兰还是对着端妃,莞尔道:“谢谢。”
端妃的嘴角微微抽动,也不晓得是不是觉得,和年世兰这般相处,还被她这般感谢,实在是有些不自在,什么都没说,就转身离开了。
回到翊坤宫。
年世兰左思右想,关于当初纯元皇后的事情,端妃那儿,应该把她知道的,亦或是能说的,都告诉自己了。
她再想从端妃,或是宫里别的人那儿知道更多的消息,只怕是不能。
皇后身边的人,例如剪秋、绘春这样的,定然是不容易收买,说不准,一个不慎,还会引起皇后的猜忌。
得想个更稳妥的法子。
“颂芝。”
年世兰想着,还是吩咐道:“回头你找到机会出宫时,拜托一下大哥。看看他那儿,能否寻找到从前伺候过纯元皇后的人。”
“事情么,虽说若是能快些,固然是好。但要是不能快,就做到一点,别被皇后的人发现就是了。”
“奴婢明白。”
颂芝点点头,忙不迭就去办了。
这一年,自入夏开始,京城和周遭便不下雨了,眼看着刚过了播种的季节,田里的农作物正是生长的关键时刻呢。
不下雨,农田难以得到滋养,引水灌溉,时日长了,那些个小河们也快渐渐干涸了,再这样下去,恐怕等到秋日里,田地就要颗粒无收。
无奈之下,皇上和皇后,决定出宫祈福,以求能够下一场大雨。
帝后出宫那日,艳阳高照。
而前一日,碎玉轩里,恰好传出来甄嬛有喜的消息,其实甄嬛有喜,年世兰记得,在前世,她为富察贵人挡那一下时,就被发现了。
那时候月份尚浅,胎像还不稳固。
而这回,她是发觉自己月事迟了,夏日里胃口差,心口总是闷闷的,这才觉得不妥,找了温实初来诊脉,确定了有喜之事。
确定时,也已经有三个月,胎像比较稳固了。
皇上龙颜大悦。
临离宫时,后宫妃嫔们在屋檐底下相送,皇上好好叮嘱甄嬛安胎,又对年世兰道:“朕与皇后不在宫中。”
“这后宫之事,就辛苦世兰你来处理了。嬛嬛的孩子,也希望你多多费心才是。”
年世兰闻言,不由的瞧了一眼甄嬛。
甄嬛正看着皇上呢,眼里有着少许的眷恋。
看来,孩子的到来,终究还是使得甄嬛心中对皇上的芥蒂,少了那么几分。
也不知是福是祸了。
年世兰心中感慨着,便也对着皇上温和地笑道:“臣妾定然不会辜负皇上的托付的。也盼着……”
“莞贵人有喜的事儿,能为大清带来好运,早早降下甘霖,以解燃眉之急吧!”
皇上欣然笑着,对他而言,后宫和睦,实在是好事一桩。
“那朕和皇后,就先行离宫了。”
他说着,与皇后一道转身。
“臣妾恭送皇上,恭送皇后娘娘。”年世兰站在最前头,领着诸位妃嫔们行礼,同时,看着皇后的背影。
皇后那儿,也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年世兰的眼神,忽然回过头来。
皇后笑着。
她的笑容,是那样的意味深长。
“唉。”
也是在这个时候,年世兰的身后,传来了齐妃的一阵长叹。
她感慨道:“皇上皇后这一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皇后娘娘一直盼着能够有个嫡子呢,这回要是能怀上,便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不像咱们,守着冷冷清清的宫门,这日子过得真是……”
……
这话,年世兰从前仿佛也听过。
这回么。
她对于皇后能否怀上嫡子不晓得,但还是转头,对齐妃道:“皇上近来很少去齐妃那儿么?”
“齐妃竟觉得宫门冷清,本宫倒是丝毫不觉得。”
年世兰从未失宠过。
她的日子,当然与齐妃不同。
“你!”
齐妃有些生气,想反驳,张张嘴,又说不出什么话来。
年世兰见状,眼皮一翻,又道:“齐妃姐姐若是觉得无聊,可以好好督促三阿哥的功课呢。”
“想来,这事儿是不会无趣的。毕竟上书房里几位教导三阿哥功课的夫子,那是一天天忙得晕头转向的,同一篇文章,总是要教导成千上百次的。”
“哦,对了,说不准连饭都不必吃了,还省下不少口粮呢。毕竟……气都气饱了,是不是?”
话音一落。
嫔妃里头,就传出了低低的偷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