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绞尽脑汁的思考。
过了会,有些等不及的朱允炆说:“按那李暄的意思,我文治武功都比不上四叔,所以四叔更适合当皇帝,那,我找个机会在皇祖父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文治武功,好让皇祖父知道我不输四叔!”
“不可!”黄子澄矢口否决。
朱允炆不解:“为何?”
黄子澄有些尴尬地道:“这方面……殿下的确不如燕王。”
“那李暄说的不就没错,我根本就比不上四叔吗?”
朱允炆急的都快掉眼泪了。
黄子澄连忙安慰:“殿下之所以比不过燕王,是因为殿下年幼!所以皇上也不会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就轻视殿下,皇上之所以会被李暄蛊惑,我想是因为李暄提到的削藩的事。”
“削藩?”
“对,多半是这样!所以殿下无需与燕王比文治武功,只需要在皇上面前展现自己的孝心,仁德,让皇上知道,殿下把藩王们当做一家人,根本就不可能和李暄说的那样,对藩王下死手便可!”
“那,我该如何做?”
“再过几日就殿下二皇叔秦王的诞辰,殿下为秦王准备一份厚礼,然后差人大张旗鼓的送过去!还有就是燕王,看燕王刚刚在奉天殿的表现,足以见得他对皇位兴趣不大,这几日殿下有空就去拜见燕王,与燕王处好关系,承诺继承大统之后,会予燕王诸多好处,让燕王站在我们这一边,请求皇上立殿下为储君!如此双管齐下,任那李暄再如何巧舌如簧也奈何不得殿下地位分毫!”
“妙哉!”
朱允炆脸上浮现喜色。
紧绷着的心弦松弛了些许。
与此同时。
应天府,某处皇家别苑。
朱棣正在给妻子徐妙云写信报平安。
一开始只报平安,说很快就能回去。
但考虑到徐妙云没那么好骗,便把信撕了重写,将自己的真实处境简单说了一下。
朱棣把信装好准备送走,但又犹豫了。
他在院中枯坐了许久,在信中加上了一些内容,叫徐妙云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姚广孝,问一下姚广孝,自己该如何是好。
再次把信蜡封,朱棣吹了声哨子,将自己圈养的信鸽唤了下来。
“王爷。”此时有个仆人走了过来。
“何事?”
“允炆殿下差人传话,他已经备好了酒菜,今夜要为王爷接风洗尘,希望王爷能够赏脸。”
燕王何许人也。
都用不着多想,马上就猜出了朱允炆打的什么主意。
他眼中悄然闪过不屑之色,李暄说的没错,如果是朱标的话,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但朱允炆,他还真不是很瞧得起,他敢说,十个朱允炆绑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一个人。
不过,现在的朱棣非常担心一件事,朱元璋把自己留在应天府并非是因为在继承人的选择之中摇摆,而是在……试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