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孙传庭到了御书房之中,行了大礼之后愤慨的指责起杨嗣昌、高起潜是在污蔑自己,“显属欺罔”子虚乌有。
历史上崇祯显然是没有相信孙传庭。
但见过朱元璋,有了朱元璋这个靠山之后,崇祯的心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他迟疑了,没有立刻给孙传庭定罪。
孙传庭见崇祯没说话,知道自己有机会,心中顿时大喜,他想要为崇祯办事,得到更多的信任。
他恰好回忆起了在紫禁城门口遇见的事儿,多年以来混迹官场的经验告诉他这事情很重要,于是立马将钱谦益等人说的那些话转达给了崇祯。
“……”
崇祯蹙眉,一言不发。
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个人精,根本就不上当。
他知道,若是回头请示太祖多半能得到解决的办法。
但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定会让太祖极为失望……
孙传庭仔细观察崇祯的反应,虽不知道崇祯为何要卖房,但他猜测,钱谦益等人不去买,对崇祯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恭敬道:“虽不知陛下有何打算,但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孙传庭的能力崇祯非常清楚。
如果把计划告诉孙传庭的话,孙传庭或许能有解决的办法。
但……
他靠得住吗?
犹豫了相当久,崇祯终于下定了决心,把自己打算用卖房当诱饵,从东林党那边骗钱的想法说了出来。
孙传庭得知真相非常的吃惊!但他乃是武将,并非那些木讷的腐儒,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立刻就接受了这一事实,为崇祯出谋划策:
“臣有一计,定可令那些人乖乖把银子拿出来!”
“哦?说来听听。”
“臣愿自掏腰包,拿着银子去售房处买房,陛下马上宣布房源紧张,最后几栋涨价到一万两白银,然后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假装成想要沾龙气,但银子不够的商贾来寻臣,用九千两白银买下臣手中的房子,随后臣四处炫耀自己一夜之间,白捡四千多两白银,如此一来,那些人即便知道此事有蹊跷,也会忍不住拿钱购房!”
崇祯闻言眼前顿时一亮。
转头问王承恩:“大伴以为如何?”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点头:“此计甚妙!”
崇祯一想到,自己或许能得到朱元璋的夸奖心情就变得相当好,喜道:“这事就交给你们两个去办!莫要让朕失望!孙传庭,此事若是能成,朕重重有赏!”
孙传庭大喜过望,本以为这次回京凶多吉少,哪想得到能遇见这样的转机?他连忙跪伏在地:“臣遵旨!”
接着与王承恩一同离开了御书房。
王承恩道:“孙总兵,咱俩别走在一块,免得被人看出破绽,咱家先去售房处候着,你在紫禁城中多待一会再出来。”
“得嘞。”孙传庭应下,犹豫了一下,有点尴尬的问:“大监可否借我一些银子?我为了讨陛下欢喜,与陛下说自掏腰包,可五千两……实在是有些相形见绌,一日之内,恐难筹集。”
王承恩愣了一下,有点无奈的说:“咱家的钱早就拿去填补辽东空缺了,最多,只能借你五百两,待会咱家会遣人送到你府上。”
孙传庭应下,迟王承恩半个时辰出宫,他回了一趟京城之中的宅邸,把所有能卖的东西悉数抵押,连妻子的嫁妆都没有留下,但哪怕如此还是差了一千余两。
正手足无措时,孙传庭灵机一动,心生妙计,何不找人去借?如此一来,还钱之时就能名正言顺的,四处宣扬自己大赚一笔之事?于是逐一去拜访了东林党之中,与自己关系稍好的几个大员,死皮赖脸把空缺的银子借到手,然后光明正大把银子用箩筐搬到了售房处。
没多久,孙传庭购房的事情就在顺天府之中传开。
夜里。
钱谦益请杨嗣昌、高起潜几位同僚过府用餐。
几人马上就聊起了孙传庭的事。
“陛下召孙传庭回京,本是要治其显属欺罔之罪,如今他回来了,陛下为何忽然改变主意,饶了他?”
几人面面相觑。
杨嗣昌道:“孙传庭四处借钱买房的事情诸位想必都有所耳闻,在下遇见,些许是孙传庭用银子“将功抵罪”。”
“这……不应该吧?”高起潜不太信。
钱谦益道:“即便与银子无关,陛下三天两头变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比起这个,诸位大人觉得孙传庭那五千两银子,会不会全打水漂?”
高起潜不假思索道:“多半得血本无归,那可是紫禁城周围的地,怎么可能会盖房子,卖给外人住?”
杨嗣昌道:“当君无戏言,谁说得准呢?说实话,在下有些心动了,五千两银子在那地界买一栋屋子绝对不亏。”
话音落下其他人皆是露出了憧憬之色。
但钱谦益问起谁想试试,全都噤声。
在座的都是人精,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谁会愿意拿五千两银子去冒险?
不过。
虽然没说要买,但东林党之中的不少人都安排了家仆去盯住孙传庭与王承恩。
心里那点小九九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