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嘿嘿一笑说到:“正是。”
福伯说到:“小郎君,有句话不知道老仆当讲当讲?”这要是其他人这样说,葛明马上回答:不当讲。不过福伯这样说,或许是什么想法也说不定,这个老仆对家里忠心耿耿,于是葛明还是示意福伯继续讲。
“小郎君想要教庄子上的娃子读书确实是好事,老仆虽然不知道字母到底是什么,但是一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只能留在家里。”
福伯的话虽然不那么直接,但是葛明也听懂了,家族需要传承,这种好东西应该自己家传承下去,而不是用来教庄户家的娃子。
葛明想了想说到:“东西的确是好东西,我跟袁先生商量过,他认为此物皇帝会非常看重。袁先生说读书识字和做官的权利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他们自然不想寒门的人也出来抢了他们子侄的官职。但是皇帝为了制衡世家大族,一定会想办法让更多的人读书识字,这字母就是识字的好东西。”
葛明顿了顿又接着说到:“庄子上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每个工坊以后都需要信得过的人管理,总不能把工坊交到不识字的人手里。不是说不识字就不能干活,但是有点公事只能传口信,传口信容易出错,还更容易泄露。”
“不但要识字,还要会算账,所以我打算先教一点,等下次来看看有没有学的比较好的,到时候带回府里教。字母的事还需要庄子上保密,千万不能传出去。”
禄伯和福伯听完之后变颜变色,没想到字母这东西还可能招来大祸,也没想到对于此事葛明已经看得非常透彻,更没想到葛明好像在布一个很大的局。
两个老头子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想了半天福伯才说到:“既然小郎君已经清楚知道其中的利害,老仆也就不多言了,总归这是好事。”
葛明一笑说到:“放心好了,本小郎君有打算。关键是要保密,等到以后说不定把字母先给皇帝,到时候应该能换个官做做。嘿嘿。”
然后葛明拿出一个本子,说到:“禄伯,还有一件事,这是我这几天写的做豆酱、酱油、豆豉,还有粉丝、豆腐皮、腐竹等等的详细制作方法,按照步骤来应该能做成。”说完交给了禄伯,禄伯郑重其事的接住。
此时应该双手捧着才算正式,奈何禄伯只有一只手。
葛明又接着说到:“这些东西先不用做太多,暂时先足够府里和酒楼用的就足够了。再说物以稀为贵,满大街都是就不值钱了,这些秘方也一定要保密。”
禄伯郑重的点头,表示一定做好保密工作。葛明又从身上掏出来一个小木牌,对禄伯说到:“需要购买很多东西,还需要开工钱,用这个小木牌到城里刘家木匠铺可以去支取铜钱,应该还有不少钱存在那里。”
禄伯把葛明写的秘方先放到贴身的地方,然后又接过了葛明递过来的小木牌。
葛明又对福伯说到:“福伯,你看这钱在我手上很快就能生钱,要是在母亲手上怕是只能用于家里的花费上。”
福伯也是人老精的人,知道葛明在点自己,意思是不要这点小钱都跟母亲汇报,福伯马上点头表示认可。
葛明又说到:“如果禄伯不识字,那么我就只能一点点讲,禄伯还未必全都记得住,操作过程难免出岔子,所以庄子上的人读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后庄子上的作坊会越来越多,目前就只能全都放禄伯照看着,我也知道禄伯精力有限,但是实在人才难得。福伯,你看着庄子上的人有合适的就提拔提拔,要是有机会还是应该认认字。庄子上的孩子我可以教,至于大人嘛,等作坊赚到了钱可以请个先生教教。”
“平常用到的字要会写就行,也要会算点帐,要是白天没空就晚上学。到时候那先生请到庄子里住下,每天晚上授课。要是学的快的给加工钱,学的慢的说不定还降工钱。这人都是要脸的,这样以来还不拼命学?”两人都非常认同葛明的想法,不住的点头。
葛明又接着说到:“以后靠庄子上的人是不够用的,还是上次我的思路,优先请跟庄子上沾亲带故的人,先近后远的原则。还有一个原则很重要,能力可以培养,人品怕是天生的,所以人一定要老实本分,踏实吃苦才行。”福伯和禄伯头点的如同小鸡吃米一般。
此时福伯和禄伯算是知道葛明所图不小了,看来不是弄几个作坊那么简单。只是年纪这么小就看的这么远,也让两人也不由得担心起来,小郎君以后怕是不能像阿郎那么高大了,心眼多的孩子基本都长不高,因为被心眼儿坠的。
就是几个破作坊而已,里面的活其实都非常简单,只要不是傻子应该都能胜任。既然没什么技术含量,是人都能学会,那肯定是选择人品更好的人了。
人品这事其实也不太好说,在这种工坊最适合吃苦耐劳的人,能够严格按照流程来干活的人。心眼灵活的人反而未必合适,有些执拗的人甚至更加合适。
葛明所图很大?其实完全不是,无非是凭借本能生活而已,缺点什么就弄点什么,只要自己会的。所求的不过是跟后世有些类似的生活,这可能也是想家的一种表现吧,葛明是孤独的,又不能跟其他人诉说的一种孤独。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在福伯和禄伯看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以前没有的。不管两个老头子怎么想,生活还是需要继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