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挟着梧桐花香涌入教室,将讲台上的粉笔灰卷起细小的漩涡。张老师用指节叩响黑板的动作惊飞了窗外两只麻雀,阳光透过新生的梧桐叶片,在课桌上投下摇曳的光斑。
“全市奥数竞赛定于下周三举行。”张老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教室,“报名截止本周五下午四点。”
这句话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教室里顿时泛起涟漪。
“真的假的?这么快?”后排的赵大勇把数学书立起来挡住脸,压低声音问道。
同桌刘浩神秘兮兮地凑过去:“听说这次题目特别难,去年那道组合题全市只有三个人做出来……”
前排的李明转过头加入讨论: “卜中举肯定要参加吧?听说他爸可是大学数学教授!”
“这么猛!那……”刘浩瞥了眼靠窗的座位,“华神干得过吗?”
徐华正用铅笔在《奥数精讲》扉页上画分形图案,忽然听见斜后方传来椅子急促挪动的声响。
“华神,”林小雨半个身子探过走道,马尾辫扫过她的演算纸:“赶紧报名!上学期期末那道组合数学题,全班只有你一个人做对了”
“小雨,”徐华轻轻合上书页,指腹摩挲着封面上凸起的烫金字体,抬眼看了一下她:“声音太大了……”
前排小学就与卜中举关系很好的李明突然转身,手肘故意撞翻徐华的笔袋,五颜六色的签字笔滚落一地,他夸张地提高嗓门:“哟,咱们的华神该不会是怯场了吧?上学期某人不是放话说要和卜中举一较高下吗?”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
徐华弯腰拾起散落的笔,发现自动铅笔的笔芯断成了三截,这让她想起在空间老师那看到的碳纤维结构模型。
“李明,”她慢慢直起身子,“你知道蜜蜂为什么不在冬天采蜜吗?
“什、什么?”他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徐华是这个反应。
“因为没必要。”徐华把断掉的笔芯排成等边三角形,“真正的实力,不需要提前张扬。” 阳光突然穿过晃动的梧桐叶,在她手边投下跳动的光点,“另外——记得赔我一盒笔芯,0.5mm的,晨光牌。”
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李明涨红了脸:“你!”
下课铃在此时响起,盖过了他的反驳及零星的笑声。
她脚步未停,却在转角处清晰地听见几个女生压低声音说:“哼,装什么装,考试考得好不见得奥数就能考得好,人家卜中举他爸是大学教授,徐华怎么可能……”
徐华猛地掠过转角转身,直面那几个正在八卦的女生:“背后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顺便告诉你们,我爸爸是警察,他教会我一个道理——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教学楼西侧的走廊是着名的“绿茵走廊”,阳光斜斜地洒在地板上,形成一道金色的光带。徐华抱着书往前走,忽然,一个身影挡在了她面前。
是卜中举。
“你确定也要参赛?”他停下脚步,参考书的高度正好挡住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带着研判的眼睛。
徐华调整了下书包肩带:“嗯。”
“你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我接受你这个对手!这次决赛会增加图论和数论的综合题。”他故意晃了晃最上面那本《离散数学》,书页间飘出一张写满公式的便签,…“我寒假就开始准备了。”
“三个月……”徐华若有所思,“确实不短。”
卜中举皱眉:“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我微微一笑,“只是想起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方式解释它,说明你理解得还不够透彻。’”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梧桐叶,"就像这片叶子,用分形理论解释它的形状,不如直接观察它的美。"
卜中举的脸色变了变,最终冷哼一声:“竞赛见。”
“竞赛见。”徐华直接擦肩而过,却在心里默默补充:希望到时候你别哭得太难看。
——办公室——
放学后,徐华拿着报名表走进张老师的办公室。他正批改作业,抬头看见她,有些惊讶:“徐华?你确定要参加?”
“嗯。”徐华把表格递过去。
张老师推了推眼镜:“卜中举虽然统考是去年的全市第三,但是奥数这方面他准备得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