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神雕新传(4)(1 / 2)南台岛的蓝奇的新书首页

蒙古军队大败而逃,残兵败将丢盔弃甲,士气低迷地退回了营帐。蒙古大汗得知消息后,气得大发雷霆,怒目圆睁,狠狠砸毁了营帐中的诸多器具。他立刻召集麾下最得力的将领,商讨复仇大计,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踏平襄阳城,让萧羽、杨雪以及城中百姓为耶律谋和那些战死的精锐陪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大汗不仅从各部抽调了善战的骑兵,还专门派人前往西域,重金聘请擅长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力求打造出威力更强的投石车和攻城塔,甚至连攻城用的云梯,都要求选用最坚硬的木材,务必使其坚不可摧。

在襄阳城内,百姓们沉浸在短暂的胜利喜悦之中,而萧羽和杨雪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们深知,蒙古军队此次吃了大亏,下次进攻定会更加疯狂。两人马不停蹄,开始着手进一步加固襄阳城的防御。他们组织工匠,日夜不停地修补城墙的破损之处,在城墙上增设了更多的了望塔和烽火台,以便能及时察觉敌军动向。同时,还在城墙周围挖掘了更深更宽的护城河,引入湍急的河水,河中布置了密密麻麻的尖刺,让敌人难以靠近。

在军备方面,他们清点了城中的粮草和兵器储备。发现粮草虽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兵器损耗严重。于是,萧羽派人前往周边城镇,高价收购各类兵器和制造兵器的材料。铁匠铺里炉火熊熊,铁匠们日夜劳作,打造出一批又一批锋利的刀剑、强弓硬弩。

为了提升士兵的战斗力,萧羽和杨雪亲自训练士兵,传授他们更精妙的战斗技巧和战术配合。他们还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从清晨的体能训练,到午后的兵器对练,再到夜晚的战术演练,士兵们的训练强度大幅提升。在训练过程中,萧羽将自己在战场上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士兵们,教导他们如何在战场上灵活应变,如何利用地形优势克敌制胜。

与此同时,阿古柏全身心地投入到火药武器的研究与改进中。他带领着一群聪明伶俐的年轻工匠,日夜钻研,反复试验。他们尝试不同的火药配方,调整火药的比例,以求制造出威力更大、更稳定的火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他们终于成功改良了火药武器。新的火药包不仅爆炸威力更强,而且投掷距离更远,准确性也大幅提高。此外,他们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火药弩箭,这种弩箭在射中目标后会引发剧烈爆炸,杀伤力惊人。

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萧羽和杨雪也没有忽视民心的凝聚。他们时常深入百姓中间,安抚百姓的情绪,承诺会全力保护襄阳城。他们组织百姓参与到城市的防御建设中来,为百姓发放武器,教授他们基本的防身技巧,让每一个百姓都成为襄阳城的守护者。百姓们被他们的诚意和决心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与抗蒙联盟同生共死。城中的青壮年主动报名参军,加入到守城的队伍中;妇女们则承担起了后勤保障工作,为士兵们缝制衣物、准备饭菜;老人们也不甘示弱,帮忙传递消息、照顾伤员。

而陆远的那位故人所率领的神秘骑兵队伍,在战斗结束后并没有立刻离去。他们留下来与抗蒙联盟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战略计划。这支骑兵队伍来自遥远的草原部落,他们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射技艺精湛,对草原的地形和蒙古军队的战术了如指掌。他们分享了许多关于蒙古军队的情报,包括蒙古军队的行军习惯、战术特点以及弱点。这些情报让萧羽和杨雪对蒙古军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他们制定应对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襄阳城的防御愈发坚固,抗蒙联盟的实力也日益增强。然而,萧羽和杨雪心中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他们密切关注着蒙古军队的动向,时刻准备迎接下一场残酷的战斗。在这段平静的日子里,萧羽和杨雪也没有停止对外联络。他们派出使者,带着诚挚的书信,前往周边的各个势力,寻求合作与支持。这些使者穿越崇山峻岭,历经艰难险阻,将抗蒙联盟的决心和困境传达给每一个可能提供帮助的人。

终于,蒙古军队再次集结,浩浩荡荡地向襄阳城进发。这一次,他们的阵容更加庞大,气势更加汹汹。远远望去,尘土飞扬,遮天蔽日。萧羽和杨雪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逼近的敌军,眼神坚定而无畏。他们深知,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爆发,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团结的军民和日益强大的实力。他们相信,只要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守护住襄阳城,守护住这片山河,守护住百姓的安宁。

蒙古大军如乌云压境般朝着襄阳城步步紧逼,而在襄阳城中,萧羽和杨雪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最后的战前准备。每一个士兵都神情肃穆,手中紧握着新打造的兵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城中百姓也都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妇女们将最后一批干粮打包好,准备送往城墙上的守军手中;老人们则在城中各个角落传递着最新的消息,确保每个人都知晓敌军的动态。

阿古柏带着他的火药研发团队,将新制成的火药武器逐一检查,确保在关键时刻不会出现任何故障。那些改良后的火药包被整齐地码放在城墙的各个关键位置,新型火药弩箭也分发到了神箭手们的手中。阿古柏拍着胸脯向萧羽和杨雪保证:“这次的火药武器,定能给蒙古军队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