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颍川诗会(四)(2 / 2)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首页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砰”,陆恒倒在了地上,随后便睡了过去,嘴里还喃喃地说道:“妈的,这酒真难喝。”

场外也已是一片寂静,大石碑旁一人在誊抄内场传来的诗,另有一人在旁边朗读誊抄的诗以便让人群后面看不见石碑的人听到。这片天地此时也只剩下了悠扬的朗读声和人们沉重的呼吸声。

“公达,此人就是志才提起的那个人吗?”

“是的,志才说他叫陆恒。”

“此人不简单呀,他的诗赋自成一派,诗体多变,词句韵律精妙绝伦,这些诗必成千古绝句。等诗会完了,你去邀请他来颖阴荀家做客,看看他愿不愿意过来。”

外场人群外侧,荀彧、荀攸两人小声地谈论着,说罢便又闭上眼睛回味起了刚刚的诗句。

直到傍晚,陆恒才悠悠转醒,看着自己被周围五六个人围着。

黄忠、郭嘉、辛毗、戏志才和在戏志才旁边的一个年轻人。

“主公,没事吧。”黄忠见陆恒醒了,便率先问道。

“没事,就是一时兴起,酒喝多了。”陆恒晃了晃还有些晕的脑袋说道。

陆恒说完便见周围的人都笑着看着自己,心中也是疑惑,便问道:“什么事呀,你们怎么很开心的样子?”

辛毗笑着走上前说道:“主公,你在这次颖川诗会获胜了,由于主公的诗赋,仅半天的时间,现在阳翟城来书香阁门口看主公诗的人已经从城北排到城南了。主公的诗一定会千古流传的。”辛毗说着说着也是激动了起来。

辛毗戏志才他们都知道这些诗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很兴奋。而黄忠虽然不是很了解这些诗对世界的影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主公受人敬仰,所以也是很高兴。

陆恒无奈地摇了摇头,见戏志才旁边的年轻人好奇地盯着自己,便问道:“这位兄台,你是?”

“在下荀攸,听闻公子诗才绝伦,便想过来见一见,还请公子不要见怪。”荀攸说罢便见了个礼。

竟然把荀攸都引过来了,估计也是引起了荀家的注意,颍川世家才俊的问题要提前解决了。

荀攸见陆恒还在思考着什么,便又说道:“公子可否有时间去颖阴一趟,我家主也是想见一见公子。”

果然自己还是被荀家注意到了,得去一趟荀家,试探一下荀家的态度和底线。陆恒想到这便说道:“荀攸,你和你家主说一声,我不日必亲自拜访。”

荀攸一听陆恒竟然直接答应了,本来还以为要费点口舌的。荀攸随即笑着说道:“那公子我们颖阴见,攸先走一步。”荀攸说罢也是直接离开了房间。

陆恒见房间里剩下的都是自己人,便打算招揽戏志才。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声音:“吴郡陆恒可在此地?”

陆恒走出房门,便看到四五个身着红白盔甲的士兵,为首的是一个身着黑袍的太监。

“可是吴郡陆恒,还不跪下听宣。”那个为首太监见陆恒从房中走出,便连忙说道。

陆恒这才反应过来,估计是王鹤在洛阳把事办完了,于是也是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陆恒为云中太守,守大汉北疆,不可懈怠,莫负朕之期望。钦此。”

“臣接旨。”陆恒说罢,便上去接了圣旨。陆恒第一次接圣旨,心情还是很激动的。为首太监见陆恒接了旨,便转身离开了。

阳翟城 城门口

随着官兵在城门口贴上了一张告示,百姓们便都围了上来。

“这陆恒是谁啊,怎么被皇上封为云中太守了。”

“你怎么忘了,刚刚你还在书香阁门口读他的诗呢。”

城门口的百姓见告示,就开始互相讨论了起来。

“得赶快告诉叔父。”准备回颖阴的荀攸见告示,便立马驾着马离开了阳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