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授,看了之后也是一脸惊讶。
“我知道原教授是国家‘863’计划的牵头人。”
“但我们的计划,是在863计划之上的。
“但我现在的档案还在湖南农科所……”
“这个是小事,我们来解决。”
一个月后,全世界最先进的锦秀农业研究所,在湖南长沙成立。
原隆平的团队的关系全部转入锦秀农业研究所。
锦秀农业研究所所有研究成果,与湖南农科所共享。
时间为30年。
试验室的器材,是由老鹰国运过来的。
同时,原隆平的团队也由十几个人,变成了一千多人。
在全国25个省份、老鹰国10个,巴西10个。
建立了总共45个试验基地。
原教授也不禁为肖爱国的大手笔感到震撼。
要知道,在1984 年 6 月国家才拨款了 500 万元。
专款建立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这些经费只能够保障袁隆平团队能够完成基本的深入研究工作,包括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优化等,但发展并不快。
因为原教授是亲自下田,夏天在长沙。
冬天在海南。
研发进度其实并不快。
如果在全国和巴西建有试验基地。
基础的研究和数据采集等交给别人。
那么研发速度可以加快十倍,甚至百倍。
就在研究所成立的第五天,肖爱国正在和原隆平在办公室聊研究所办公楼的规划。
此时,刘小莉和索菲娅突然敲门进来。
“肖总、袁教授,孟山都发布了我们“杂交水稻侵犯其基因专利”的声明。
原隆平冷笑一声:“杂交水稻每年都要制种,靠的是品种间杂交,和他们的转基因技术风马牛不相及!
我原隆平的技术,只种在种花家人的土地上(在他看来,肖爱国收购的土地属于种花家人),种在全世界穷人的土地上!”
“我倒要看看,那些专利大鳄能奈我何!”
“专利?”袁隆平突然站起,眼中怒火燃烧。
“1973年我们完成三系配套时,他们还在实验室里研究怎么把鱼基因塞进西红柿!”
“原教授别急。”
“我们可以先试下收购孟山都。”
“收购?”原老狐疑的道。
对啊,要是孟山都也变成了我们的公司。”
我们可以做的事就多了。”
他们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
“消灭对手,并不是要在技术上打败对手。”
“收购对方,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索菲娅,你联系亨利和彼得,让他们尝试下收购孟山都。”
孟山都1929 年就在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
当时上市的孟山都是一家化学公司,主要生产糖精等产品。
后来,公司逐步拓展到农业、生物科技和制药领域。
1964 年,“孟山都化工公司” 更名为 “孟山都公司”。
2016 年 9 月,拜耳和孟山都宣布双方签署最终并购协议。
2018 年 6 月 7 日,拜耳公司宣布完成对孟山都的收购,孟山都公司股票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此后孟山都成为拜耳旗下的子公司,不再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存在。
上市时间越久,股权就越分散。
收购起来只要钱到位,反而容易。
PS.情节在三个月就设定好了,并不是因现在的贸易大战而改写的。
今天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