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章 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1 / 2)重生后,我和前妻姐姐一起搞事业首页

接下来的故事,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结果。

红顶商人生意破产,被抄了家。

胡雪岩苦心经营数十年、曾拥有高达2000万两资产的商业帝国,在1883年的秋天,轰然倒下。

两年后,这个男人含恨离世,留下了无限的遗憾。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胡雪岩只看见了洋行和买办们的步步紧逼,可他却没有看见阴影里探过来的那把刀。盛宣怀给李鸿章的密信里,写得十分清楚,倒左必断其银根。盛宣怀不是来帮助胡雪岩渡过难关的,而是给洋行和买办们递上了一把刀。这把刀捅向的,是胡雪岩的命根,钱庄。”

“有人说,他是投机过度,导致大量的资金被生丝套牢,导致了钱庄无法兑付,从而崩盘。而有些人说,是赫德利用手里的职权和洋行一起操控了货币流通,压缩了银根。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在1883年提前上演了。这一次,胡雪岩苦心经营的钱庄没能扛住挤兑,最后一败涂地,落得个倾家荡产。”

吴为的声音渐渐飘散,故事他讲完了。

众人都是一脸的唏嘘,一代商界传奇就这样草草落幕,实在可惜。

“今天下午,我遇见了一对来卖生丝的兄妹。十几岁的年纪,手把手按照我们编写的生丝指南,竟然做出了4A的生丝。可是前前后后忙活了几个月,一斤两百的价格,已经是市场上最高的收购价了。”

吴为说出了他今天在轻纺城的所见所闻,更让在场的人动容。

一股秋风扫过屋顶的青瓦,宛如那百年前的惆怅。

“当年胡雪岩缺的不是胆识,而是一个能把腰杆挺直的民族做他的后盾。而他败给的,不是盛宣怀和那些洋行买办,也不是手握税权的赫徳,而是连蚕茧都要被别人定价的屈辱。”

“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跟新丽斗,去跟横滨交易所叫板,大家和气生财不好吗?”

吴为背着手,四五度仰望着窗外漆黑一片的夜空。

“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

“而这个公平,可以让我们的丝农们来卖生丝补贴家用的时候,不必再求人开价,让他们的辛苦和汗水能有回报。”

整个会议厅鸦雀无声,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们有这个能力了。轻纺城,绿源智造,期货交易所,我们需要的一切到今天,都有了。”

吴为张开右手,猛地攥紧了拳头,“绿源智造的仿生材料,要正面击溃新丽的最强产品,打垮东洋人在化纤领域的霸主地位。一旦我们掌握了化纤行业的话语权,接下来就借助轻纺城打开大众消费市场,带动整个纺织行业的复苏。”

“下一步,而轻纺城要成为亚太最大的生丝收购和集散地,掌握超过70%的市场份额,借助通州港的优势,跟期货交易所一起,拿回属于我们的生丝定价权。”

“化纤占领中低端市场,而丝绸则要霸占高端领域。这样,我们就能实现消费场景的交叉全覆盖。最后,我们整合化纤和丝绸两个产业链,用化纤材料提升丝绸的性能和质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创新型的产业结构升级。让全球纺织业的重心重新回到国内,落地在通州。”

“胡雪岩当年的未竟之事,就由我们在座的人一起完成吧。”

一张巨大的蓝图,在吴为的讲述下缓缓展开。

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份沉重和责任。

“我话说完,大家可以提问了。”吴为缓缓坐下,眼神平静。

原来这一切,竟然是如此大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