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落下帷幕,鬼子被全部歼灭。这其中,最后那五六十名伪军的倒戈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见只剩下二十几个鬼子,心一横,对平日里肆意欺压他们的鬼子下了狠手。鬼子怎么也没料到,这些被自己视为奴才的人竟敢反杀,只能瞪着充满不可置信的双眼,一命呜呼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了。
随后,剩下的五六十名伪军大声喊道:“别打啦,我们也是中国人,投降啦!”说着,便把手中的枪支扔了出来。潘凤见状大喜,连忙喊道:“快冲上去!”他深知这些伪军的习性,所以率先冲上前去,将伪军包围起来。潘凤脸上挂着笑容说道:“行啊,你们表现不错。不瞒你们说,我们以前他妈也是伪军,不过早就反正了。你们这么做就对了。谁是头,站出来!”
一个军官双腿微微打颤,陪着笑脸站了出来,说道:“卑职是连长,营长被你们打死了。”潘凤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别害怕,老子以前也是营长,现在不也当连长嘛。你小子表现挺好,看看兄弟们还剩多少人。放心,以后跟着我干,亏待不了你们。”伪军连长大喜过望,连忙说道:“还剩下52个人,长官您放心,以后我们一定跟着您好好干!”
潘凤脸色一板,问道:“以前没干过杀人放火的坏事吧?”伪军连长赶忙赔着笑脸回答:“当然没有,我们哪能干那种事啊,都是本乡本土的人。”
战士们随即将那些武器弹药全部收缴到一起。当然,他们也不可能立刻就信任这些伪军,便将这50多个伪军围在一旁。剩下的人则开始打扫战场。
三八式子弹穿透左臂的剧痛仍在灼烧,段兴任由卫生员用绷带将伤臂草草悬吊胸前。硝烟混着血锈的气味塞满鼻腔,他望着满目疮痍的阵地,一脸铁青色。
进攻前那支满员140人的精锐连队,此刻已如风中残烛。清点结果像把钝刀剜着他的心——完整无损的战士仅剩30人,70余条鲜活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焦土,剩下的重伤员们的呻吟声此起彼伏。黑子被炸得尸骨无存,一排长也只寻得半截染血的袖章,那些曾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骨干们,如今都化作了冰冷的数字。
泪水混着硝烟与尘土,在他脸上蜿蜒出狰狞的纹路。段兴踉跄着走到潘月明面前,喉间像卡着块烧红的炭:"营长,处分我吧...我的一连...完了..."滚烫的泪水终于冲破防线,砸在沾满血污的衣襟上。
潘月明紧紧握住老战友颤抖的肩膀,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仗不怪你!谁能料到鬼子埋了这么多地雷,去仓库那边多找些木箱,争取把烈士的遗骸收拢。到时候也好安葬。他们都是好样的,你们一连也是好样的我要向司令那里给你们一连请功!
另一边,何四带着人找到了储存粮食的仓库。仓库门一打开,众人顿时喜出望外。库房里满满当当,不仅有白花花的大米、精细的白面,还有高粱、玉米以及各类豆类。鬼子在此处养了战马,数量虽不多,这次却缴获了十几匹东洋马,另外还有一些拉车的驴子和骡子。除此之外,还收缴了一大批桐油,显然是鬼子刚征收上来,还没来得及转运走的。武器弹药也有不少收获。
潘粤明留下三连在这儿仔细清点物资,自己则带着二连,马不停蹄地去找那些投降鬼子的地主汉奸算账。一时间,榆林镇里不时传出阵阵枪声,不过与之前大战相比,这些只是小打小闹,收拾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很快,那些地主汉奸家里的粮食和财产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随后,潘粤明赶忙给杨峰发报,告知已顺利收复榆林镇。杨峰收到电报后,心中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