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9章 冷战对峙(2 / 2)明末混日子首页

尽管张定目前对杨嗣昌无可奈何,但杨嗣昌同样不敢轻易分兵。毕竟张定手中握有十万大军,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其战斗力不容小觑。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杨嗣昌就完全安全无虞了。张定虽然在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时可能束手无策,但如果是面对小规模的队伍,情况或许就会有所不同。

张定的想法不无道理。事实上,最近杨嗣昌的压力的确非常大,他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夜晚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折磨,难以入眠,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也会被各种噩梦惊醒。

这几天,他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问题,舌头上竟然长出了水泡,这让他痛苦不堪。别说是吃饭了,就连喝水都变得异常艰难,每一口都像是在忍受酷刑一般。

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即使是再聪明能干的人,如果没有必要的材料和资源,也难以完成任务啊!

就像明朝政府的粮仓一样,那里的粮食储备已经匮乏到连耗子都要因为贫穷而哭泣的地步了。

如此一来,明朝大军根本无法得到充足的粮食供应,这对于军队来说可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而那些地主老爷们呢?他们一个个都牛气得很,根本不怎么给明朝政府面子。本来,明朝政府还可以四处去寻找大唐老百姓们化缘,勉强维持一下军队的粮食供应。

然而,现在张定带领着大军来了,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张定亲自盯着这件事情,他的手下官员们也都不敢怠慢,纷纷使出了浑身解数,发挥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唐竟然把坚壁清野的策略实施得如此到位,让杨嗣昌根本找不到可以化缘的地方了。

杨嗣昌心中暗自思忖着,究竟是谁将他缺粮的消息泄露出去了呢?要不然张定为何对他如此严防死守呢?

简直就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他啊!那大批的骑兵如幽灵一般在外面游荡,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被他们察觉到。

按理说,交战双方通常都会坚壁清野,以防止对方获取自己的资源和情报。然而,杨嗣昌却觉得这次情况有些异常。

对方的针对性似乎异常明显,仿佛就是专门针对他缺粮这一点来布置的防线。尽管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杨嗣昌的直觉却不断地在告诉他:对方肯定已经知晓他缺粮的情况了。

杨嗣昌对自己的直觉深信不疑,而这也多次帮助他成功地避开了各种潜在的风险。有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直觉确实具有相当的准确性。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当一个人原本毫无异常,但在准备出门时,却突然感到心悸、头昏,心跳加速,仿佛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暗示着某种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要出门,以免遭遇意外。毕竟,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些人天生就拥有超乎常人的直觉,而另一些人则显得平凡无奇。然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杨嗣昌之所以能够成为引领潮流的人物,并非仅仅依靠他的学识,而是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