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大人,你自己说说看,廪丘本就是咱大齐的领土,乌馀带着廪丘投降,晋国人白得了这片土地,然后就来跟我们讲和平了?
听说,乌馀还抢了你们宋国好几个城邑,还有卫国、鲁国的。这些土地都是已经投降晋国的乌馀抢占的,要不要归还呢?”齐国人虽然不怀多少好意,但至少说得是有道理的。
赵武也想起乌馀这档子事了,那便先处理这个问题再说吧。
要处理这个事,其实是两个方面的事项:第一是要不要归还这些土地给原属列国诸侯;第二是对乌馀如何处置。
晋平公的本意便是任由乌馀胡闹,就让你打着晋国的旗号好类,只要你为寡人夺得多多的土地,随便你怎么打旗号。
赵武却不这样想,他苦口婆心对晋平公道:
“主公,我们晋国可是诸侯之长。诸侯之长的责任是什么?当诸侯之间相互争夺土地时,盟主要主持公道,讨伐那些强横无礼的,让他们归还夺取的土地。
如今,乌馀的土地都是抢来的,我们贪图这些土地,就会失去诸侯,我们也就没有资格做盟主了。所以,乌馀借晋国旗号抢占的各国土地,必须归还。”
晋平公虽有不舍,但考虑到这样下去晋国就可能失去盟主地位,也就只好听赵武的,于是命令赵武全权处理此事。
赵武大喜,他命大夫胥梁带迅速处理。
胥梁带是谁?他就是如今的胥氏家族宗主。
胥氏家族自晋文公时代的胥臣开始兴起,曾经的晋国卿大夫家族之一,但很快败于激烈的权力斗争中。
直到晋厉公时期,胥氏家族大牛人胥甲凭着自己的才智,帮助晋厉公灭了郤氏家族后进入卿级班子,胥氏家族重新崛起。
但随着栾书、荀偃等人弑杀晋厉公的重特大事件爆发,胥甲最终被捕杀,其子胥午被迫投奔到栾氏家族,后来成为栾盈的家臣。
在晋国灭栾氏家族前,栾氏是被驱逐的,当时栾氏的封邑曲沃就由胥午担任临时大夫。
胥午后来帮助栾盈起兵造反,栾氏家族被平灭后,胥午下落不明。但晋悼公并没有灭了胥氏家族,现在胥氏家族宗主正是胥午的儿子胥梁带。
赵武的执政理念继承了晋悼公的用人理念,那便是重用功臣之后。
胥梁带的祖上是大名鼎鼎的胥臣,与自己的祖上赵衰那是同一个战壕里的兄弟,是名列当时晋文公时期的“五杰”之一,所以赵武要重用胥梁带。
要重用一个人,那便让这个人多立功。赵武叫来胥梁带,两人一商议后,依计行事。
胥梁带悄悄出使卫国、鲁国、宋国、齐国等国,告诉他们悄悄作好接受被夺土地的准备,但务必保密。
然后,胥梁带派人去见乌馀。
乌馀听说晋国来使,哪里敢怠慢?立即吩咐隆重接待。
晋使对乌馀道:“国君非常高兴大夫为晋国取得了这许多城邑,但是国君非常担忧,因为这些城邑都是取自盟国,直接受之有失盟主信义。
国君认为,唯有将这些土地都赏赐给大夫您,成为您的封邑,这才可能使这些土地属于晋国是合法的。
所以,国君命大夫赶紧赴都城受封,国君已经令人占卜并告祭祖上,三天后举行封赏大典。”
啊?还有这等好事?乌馀眼睛都直了。
他抢占这些土地,原本只是为自保,自己只有一块世袭的封邑廪丘。因为晋国太忙了,他担心齐国报复,所以才想出了扩大地盘以自保的策略。
现在倒好,自己东抢西抢,结果晋侯还高兴了,并要将这些土地都赏赐给自己,那从此咱乌馀岂不是成了晋国第一大家族了?
乌馀带着家族骨干兴冲冲去了晋国都城新绛。
结果呢?结果是胥梁带趁机将乌馀逮捕,其家族骨干及其他重要人员一网打尽!
弭兵会盟,咱晋国就作出个榜样来,大家看看,咱晋国不动刀兵,便平了乌馀。
不但平了乌馀,还将乌馀抢自各国的土地都悉数归还各国,连廪丘也都归还给齐国!
鲁国、卫国、宋国、齐国都心悦诚服,看来,晋国这一次是真心在为世界和平而作贡献啊。
那大家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切听你晋国老大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