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成人,意味着赵武不但长大了,可以全面主持赵氏家族族务,还可以出仕为官。
赵武呢,他已经洞悉了自己在整个晋国政坛的地位以及自己的努力方向:
国君看重自己;韩厥期盼自己;士燮勉励自己;荀庚荀罃支持自己;栾书防备自己;三郤打压自己!
那自己该怎么做?
年轻的帅小伙赵武很快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忠于国君,尊重栾书,师从士燮,亲近韩厥,敬重二荀,不得罪三郤!
不容易啊,一位年仅16岁的小伙子,肩负着赵氏家族振兴的重大使命,肩负着国君和众贤臣的殷切期望,提防着坏人的打压!
赵武啊赵武,你的从政之路,真正的任重而道远!
对赵氏家族,当时的晋国国君晋厉公是非常看重的,所以他迫不及待为尚不满20岁的赵武行了成人礼。
晋厉公很想重用赵武,只是可惜在灭了郤氏家族后,晋厉公所表现出来的打压权势过大卿大夫的意图过于明显,使卿大夫们终于对晋厉公失望且害怕了。
于是,在主持了赵武成人礼三年后,即公元前573年,晋厉公居然被以栾书为首的卿大夫给弑杀了。
但是,继位的晋悼公仍旧看好赵武。
我们在讲晋悼公时已经讲过,英明神武的晋悼公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其中一个理念便是重用功臣之后,打压对晋国公室有过危害的各大家族。
在晋悼公时期,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这五大家族都得到了重用,栾氏家族则遭到了打压。
直到公元前573年,被记录于史料的晋国政坛的巨变主要大事有:国君晋厉公被弑,新君晋悼公继位。郤氏家族、胥氏家族被灭。中军将栾书被撤废,韩厥继任中军将。
接下来,晋悼公按自己的用人思路,重用了魏氏家族,魏相、魏颉得到重用入卿。
赵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式成为晋国八卿班子成员,时任新军佐。
对赵武来讲,他人生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成,那便是晋级卿级班子成员。
此时的赵武,年方18岁!
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位18岁的年轻人,成为当时世界超级大国晋国的卿大夫,成为晋国最高权力机关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
当时晋悼公在任命赵武时,称赞赵武善文且能断大事!
虽然在卿班子中排名最后,但从公族大夫到卿大夫,这是赵武在晋国出仕的一个质变,是政治上的最重要一步!
赵武沾沾自喜了吗?
没有,他仍旧是那位风度翩翩的帅哥,仍旧是那位坚定着自己为官理念的赵武:
忠于国君,坚决执行上司命令,亲近德行高尚的卿大夫以及晋国各贤大夫,低调为人谨慎处世!
史料虽然并未记载赵武在晋悼公时期有过多少功绩,仅仅是公元前562年,郑国与世仇宋国开撕,侵入宋国。
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悼公联合中原诸侯讨伐郑国,郑国终于归顺晋国。
代表晋国出使郑国,与郑国签订合约的正是赵武。
也就是这次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后,郑国在长达五十多年时间里,再也未叛晋。
这一份功劳,以赵武为团长的谈判团功劳无疑是巨大的。
赵武的表现令晋悼公非常赏识,他已经对赵武作了较长时间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赵武正是他心目中的治国良材。
两人年龄相仿,强悍的晋悼公喜欢这位温文尔雅、谦虚低调但又学识不凡的赵氏家族后人,他决定进一步给赵武压压担子。
公元前560年,机会来了。
时任中军将荀罃以及军佐士鲂均去世,晋悼公重组卿级班子,晋国政坛上出现了极其少见的卿大夫互相推荐的一幕。
在中军将一职上,范匄向晋悼公推荐了荀偃,荀偃担任中军将。
在上军将的任职中,晋悼公听取了很多人的意见,令他高兴的是,韩起、栾黡、魏绛都推荐了赵武。
这正合晋悼公之意,就这样,赵武一口气被越级提升五级,从原来的新军佐,一跃荣升为上军将!
这个时候的赵武,年仅三十出头,但已经成为晋国卿级班子的第三把手。
再看他的前面,中军将荀偃已是风烛残躯,中军佐范匄年过半百,赵武前程无量!
当时年仅27岁的晋悼公非常满意,他一手搭建的晋国执政卿级班子现在已经有了三十出头的赵武、二十来岁的韩起。
在晋悼公的未来设想中,他希望中的晋国权力格局,就是一个由自己全面掌控、以功臣后代为主要力量、由晋国新生代组成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执政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