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随即发布诏书,任命太子朱翊釴监国,次辅张居正等人留下来辅佐太子,由于朱载坖就是去天津,连北直隶都没有出,也不必做过多的布置,朱载坖只是命令潞国公马芳统率三千营精骑护驾,锦衣亲军都指挥使陆绎兼京师巡捕,领侍卫内大臣兼京卫都指挥使严绍庭宿卫宫禁,非朱载坖御笔手诏不受之外,除内阁辅臣之外的参赞军务大臣随行一起去查看新式战舰。
朱载坖的车驾在三千营精骑的护卫从京师先抵达河间府,驻跸河间府之后,朱载坖就召见了顺天巡抚申时行等人,询问北直隶施行新政的情况。
申时行等人也是早有准备,向朱载坖和首辅高拱汇报了他们在北直隶的所作所为,隆庆十年主要是为棉花种植创造条件,经过朝廷对于农田水利的兴修,现在南宫、威县、赵县、邯郸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种植棉花的基础,而且这些地方之前也有过种植棉花的经验,相对好推广一些。
徐璠估计,明年上述地区就可以纺织布匹五十万以上,加上北直隶蒂塔地方出产的棉花,一百万匹不在话下,同时就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的推广,现在土豆是百姓所喜欢的,因为产量高,便于储存,所以推广相对比较快。
对于申时行等人在北直隶所做的事情,朱载坖认为还是非常不错的,北直隶是朝廷的腹心之地,但是之前一直贫瘠,朝廷从没有想过怎么好好的发展北直隶,再加上各种摊派,对于北直隶的百姓来说,无异于十分痛苦。
朱载坖不仅仅要在北直隶发展工业,使得北直隶成为朝廷重要的军械、船只等生产基地,更要使得北直隶的百姓从中获得实惠。
申时行等人向朱载坖抱怨的就是流民的安置问题,现在仍有从河南、山东向京师来的流民,朱载坖是严令北直隶官府要承担起安置流民的责任来,但是申时行认为,朝廷安置流民的办法对北直隶太不公平了,因为按照朝廷安置流民的则例,首先安置的事流民中有手艺的人,这些人主要是被文思院、内官监下属的各个工场招募去了。
其次是青壮男女,朝廷也优先往辽东安置,因为现在辽东是地广人稀,去辽东就可以获得土地还有种子、农具等,辽东的土地也比北直隶肥沃,所以流民也愿意去辽东。
剩下的才是由北直隶官府就地安置,申时行认为,这对北直隶太不公平了,北直隶百姓出钱出力,最后得不到好处,现在北直隶也缺乏青壮,申时行希望朱载坖在安置流民的时候多给北直隶一些青壮。
对于申时行的这个想法,朱载坖只是笑笑,站在申时行的立场上,这无可厚非,他是顺天巡抚,当然要为北直隶争取了,不过移民充实辽东、缅甸等地是国策,这是朱载坖的一贯政策,但是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予北直隶一些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