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溶表示,要是勋臣们愿意这么干,张溶作为英国公,可以替他们去朱载坖面前争取,要是这也不行的话,那就安心当个闲散勋臣,吃份俸禄就行了。
勋臣们商量之后也表示愿意,毕竟他们很清楚他们起家是因为什么,现在勋臣在军事上话语权是越来越小了,长此以往下去,勋臣们最后将丧失全部的权力,这点勋臣们还是很清楚的,再说了,这么多的勋臣子弟,总会有一两个出息的吧,只要有几个能够得到朱载坖重用就行。
既然勋臣们都答应了,张溶第二天就准备去求见朱载坖,而当天晚上,朱载坖就收到了锦衣亲军的线报,朱载坖将锦衣亲军的线报给朱翊釴看,笑着说道:“英国公这是老而弥坚啊!”
朱翊釴看了之后对朱载坖说道:“父皇,英国公这是要振作勋臣?”
朱载坖笑笑,张溶此举,当然有振作勋臣武功,和朱载坖晋爵的这些勋臣们争一争兵柄的想法,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他英国公府的利益。
靖难勋臣的下一代中最出挑的就是英国公世子张元功了,他已经跟随戚继光历练多年,上过战场,戚继光对他的评价也很不错,戚继光认为张元功老成稳重,能够持重用兵,虽然不是很能够抓住战机,但是他的稳重也使得他不会招致大败,也算是中等以上的将领了。
而一旦这帮靖难勋臣的子弟们经过培训进入军中,必然以张元功马首是瞻,这样的话,不用张溶怎么铺路,张元功就成为下一代靖难勋臣的领头羊了,这样的话的,英国公府自然就力压成国公、定国公,稳坐第一勋臣的位置,同时张元功也借机可以在军中重新树立英国公府的大旗。
当年张玉、张辅父子二人,也是大明的名将了,麾下的军官,不少又都成为了卫所的世袭军官,现在张元功要是重新领兵的话,内有勋臣子弟为之趋使,外有当年的英国公门下后代听命,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山头。
朱载坖当然明白张溶的意思,朱载坖笑着对朱翊釴说道:“明日随朕一起见见咱们这位英国公!”
朱载坖和朱翊釴两人忙到戌时末才结束所有的奏疏,朱载坖给自己定的规矩就是奏疏不过夜,当日事,当日毕,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