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许清大惊。
那扇子可是陶阔洲的宝贝啊。
究竟是什么比赛,能让他把扇子拿出来当彩头?
见许清震惊的样子。
陶阔洲反而十分高兴。
“没什么,不用担心,对方也是有彩头的。”
“是什么?”
“一段失传的评书段子。”
“哦?”
失传的段子?
这么一说,许清也来了兴趣。
陶阔洲继续说:“九命奇冤你听说过吧。”
“九头案?”许清又惊讶了。
“没错,就是九头案,还是全本的。”
陶阔洲有些得意的笑了。
仿佛那本失传的段子已经落在他的手里一样。
而许清惊讶的表情,更是将他心里的得意烘托到了极致。
作为说书艺人。
不论是评书还是单口相声,没有人不知道九头案的珍贵。
即使是本事低微的人,也免不了会对这个段子动心。
更何况还是全本的。
所以陶阔洲自然而然的,将许清的惊讶理解为了见猎心喜。
不过许清真正惊讶的,并不是这个。
据他前世所知,九头案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全本的。
当然,老郭后来整理改编的不算。
早年的时候,因为《九头案》是长篇的段子,所以艺人们很难一次说完。
都是今天在这说一段,明天在那儿说一段。
三来两去,内容流传的支离破碎,渐渐地,也没人能说清楚全部内容了。
更要命的是什么呢。
有很多的艺人,他会对内容稍加改编,进行再创作。
本来同样的一段,主人公却不一样。
你说的是张三,我说的是李四,他说的是王五……
剧情也有从其他的名段子里借鉴的,或者删减掉自认为无趣的桥段。
再加入不同的包袱、小插曲等。
内容可以说是混乱不堪。
到后来,九头案基本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就算是评书版的也没有。
可现在呢。
陶阔洲竟然说有全本的九头案评书。
许清又怎能不吃惊。
“师父,您确定是九头案全本吗?这怎么可能呢,不会是个骗子吧。”
陶阔洲一怔:“这是什么话,大家都是说评书的,是不是九头案我一看一听就知道,谁会拿这个骗人?”
“那您是检查过真伪了?”
“那倒没有,这么宝贝的段子,你不赢过来,人家怎么会轻易拿出来呢。”
“……”
得。
这还陷入死循环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
许清现在都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但也只是怀疑。
不能完全否认。
毕竟,这个世界和他原本的记忆有很多的不同。
说不定,真的有一些失传的东西,忽然就冒出来了。
这谁说得准呢。
“师父,您说过几天才比试,怎么今天就把我叫来了?”
一说这话,陶阔洲顿时气得不轻。
“臭小子,你还有脸说?我不叫你,你是真不来看我啊。
非得等到我进棺材了,你才想起来有我这么个教你评书的老师?”
许清也自知失言。
赶紧舔着脸说好话:“怎么会呢,师父你误会我了。”
“我一回津城,就想着来看您了,只是我那边的师父身子骨不好,离不开人……”
陶阔洲不依不饶:“哦,他身体不好,我就身体好了?说到底,你还是跟姓章的亲。
唉,也是,人家是正经摆知的师父,我这个老头儿没名没分的,算什么呢。”
这幽怨的眼神。
看的许清直起鸡皮疙瘩。
“师父,您这话就不对了啊,您知道的,我一直把您当亲师父……”
接连哄了几句。
跟哄小孩似的。
陶阔洲才渐渐高兴起来。
他也知道许清说的是实情,其实心里并没有真的生气。
只是装样子罢了。
“你别光哄我,哪天咱爷俩真就正经的摆知才算……嗯,待会儿你先台,给我的学生们说一段评书。”
“现在?”许清瞪大了眼睛。
“对,就是现在,用你最擅长的方法说就行,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评书的魅力!”
ps: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多谢您诸位捧场,期待大伙儿的点评交流,每一点鲜花、打赏、评价、评价票、月票都是宝贵的支持,小弟也努力让诸位看的开心。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