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梦》
是郭德刚根据传统相声《得胜图》改编而来。
最早的版本叫《堆儿兵做梦》,后来也有前辈改过,叫《打白朗》。
这一段相声,属于传统相声里比较成熟的作品了。
脉络清晰,架构完整。
前世老郭很多的作品,都是通过这个段子改编的。
但此时,最出名的还只有《西征梦》。
也是一度被人称为神作的作品。
最初的那些年,老郭就是凭借着它,闯出了诺大的名头。
这次津城省亲演出。
很多人也都是冲着郭德刚《西征梦》来的。
所以,之前安排节目时,第一场定的就是这个。
就算现在出了状况,也不能更改。
要不高锋怎么会盲捧呢。
两人挑一段都会的不行吗?
不行。
原因就在这儿。
之前许清还想过,帮德芸社说一个单口什么的救救场子吧?
后来想想,纯是扯淡。
老郭的单口说的也很厉害呐,人家用你帮?
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出点风头的话。
那就只有站在老郭的身边,帮他捧西征梦。
好在这一世,许清也曾研究过这一段相声。
不一定敢说比于慊捧的好,但至少比高锋盲捧要强。
不过。
老郭现在还不了解许清,一时也不敢托付重担。
正想拒绝呢。
高峰这边已经把大褂给脱了下来。
直接套在了许清身。
“郭老师,您放心,这位的能耐比我大,人家是正经撂地出身的。”
一听这话。
郭德刚也惊讶的瞪了眼。
“这位兄弟也撂过地?你这个年纪……”
也不怪老郭不相信。
这些年相声行业不景气,又碰官方加重了对市容市貌的整顿工作。
根本不允许当街摆艺。
撂地这种事情,是想干也干不了的。
早年间倒是可以,但许清这么年轻,听着实在有点不切实际了。
许清坦言说道:“小时候跟着师父过街,后来都是去酒馆子、茶楼,这些年想撂地也不允许啊。”
这么一说话。
老郭立刻就信了。
他也是撂地的出身,从小就跟着师父街说相声。
说的夸张点。
有没有撂过地,他一鼻子都能闻出来。
刚才看到许清时,老郭就觉得有点熟悉。
现在往这边一想,立刻就明白过来。
这,就是撂地艺人的那个味儿。
恍惚间,老郭也忆起了当年自己走街串巷的困难时期。
不由心生感慨:民间艺人是真不容易。
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时间忆苦了。
眼前还要更重要的事。
既然许清研究过《西征梦》,高锋又极力推荐。
那就请人家说一段吧。
“兄弟,情况紧急,咱们闲言少说,能帮忙救救场子吗?”
老郭说的很诚恳。
脸的表情像是要哭出来一样。
这架势。
好像许清不同意的话,他能当场跪下来。
时间紧急。
许清也不含糊。
“行,您先简单说点活儿。”
老郭一拍手:“得嘞。”
台说相声之前。
对活儿这件事情是绝对少不了的。
即使是对作品再熟悉,也要提前说一些重点信息。
比如习惯怎样使活儿,在哪句翻活儿,是否有新添的包袱,能不能砸卦等等。
要是搭档之间非常熟悉,默契度超高。
那还另说。
但像老郭和许清这样第一次搭档。
提前交代是必须的。
不过时间这么紧张,俩人也说不了多少。
这边高锋帮着穿大褂,又是系扣子,又是拽领子。
这边的耳朵里,听着老郭嘚吧嘚吧的说……
没一会儿,时间就到了跟前儿了。
王海提醒了一句。
“该场了。”
许清和老郭这才结束交流,快步走到后台登场口的位置。
透过布帘儿往外一瞧。
现场的灯光已经打起来了。
基本能将台下看的清楚。
乌乌泱泱的一大片,数不尽的人头攒动。
这会儿,观众们都还没有进入听相声的状态。
闲言碎语,杂七杂八的乱糟糟。
说实话。
许清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听相声的人。
乍一看仿佛成千万。
纵使他艺高人胆大,也忍不住有些头皮发麻。